• outlined
  • outlined
  • outlined
夏季养生注意要点

 

夏天,万物繁荣茂盛,恰是自然界中阳气最旺、阴气最弱的时节。此时,湿为主气,与热交蒸,外界气候炎热,人们往往偏好寒凉的环境和饮食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体阳气旺盛外浮趋于体表肌肤,伏阴在内潜而不出。正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所记载的——“夏三月,此谓潘秀。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。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。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”,人们普遍认为夏季养生最难,按照古代养生家陶隐居、孙思邈等人的观点,夏季养生应当与自然界阳气相应,顺其“动而向外”,使阳气得到充分的宣泄和舒展,同时采取各种方法避暑降温、清火祛湿。

 

在起居习惯方面,为了顺应自然阴气不足及阳气充盛的情况,应当“夜卧早起”,有可能的话最好午休片刻,有助于缓解疲劳,养足心气。同时,最好选择宽松柔软、透气吸湿性好的衣着为宜。酷暑炎热,“腠理开泄而多汗,使肺所主之皮肤失固、津液失摄”,可以到气温较低、阴凉通风的地方乘凉避暑,或者用电扇、空调等降温,以寒凉的方法驱散回避暑热邪气。但要提起注意的是,夏暑会使腠理疏松,同时又容易夹湿犯人,所以尽量不要在阴冷潮湿的地方久待,更不能迎风吹汗,或多食生冷瓜果。

在精神调养方面,因为夏在五行中属火,火则克金,肺脏精气在夏季会下降到最低值。火夏伤心,人的情绪波动大,容易烦躁憋闷。中医认为,养肺当降火,火属心,所以宁心才可养肺。因此,要戒躁制怒,保持平和的心境,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;要喜乐得度、节怒少思、抑制心火、扶助肺金。越是酷热的夏季,越要做到神清气和、胸怀宽阔,才能得养心神,保护肺气。

在膳食选择方面,一定要秉持清火祛湿的原则。夏季人们爱出汗,对心脏阴液消耗比较大,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,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,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以解“体渴”;夏天雨水多,同时湿气也重,要适当的喝些凉茶以清心火、利小便,带走体内湿热。同时,清淡的饮食有益于夏天食养。比如西瓜、冬瓜和香瓜等夏天的当令瓜果含有丰富的水分,具备良好的清火润燥养阴功效。特别是有“天然白虎汤”之称的西瓜,不仅能及时补水、解暑止渴,还有利尿解酒毒、降压治肾浮肿等多重功效,能明显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。而且,平时除了吃瓜肉,还可切下瓜皮加上适量冰糖煮成汤常饮用。

 

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夏季虽然被认为是四季中养生难度最高的时节,但它同时还是个治疗的好时机,正所谓“冬病夏治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“冬病”是指某些常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变,包括慢性支气管炎、慢阻肺、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。“夏治”是指利用夏季气温高的特点,尤其是三伏天人体腠理舒开,此时进行治疗有利于气血流通,并能促使药物随穴入经络归脏腑。

比如咳嗽、痰多、易咳者,宜健脾化湿、化痰和中,在此推荐药膳——橘红八珍糕。作法如下:取茯苓10克,白术10克,芡实15克,山药15克,薏苡仁20克,白扁豆 10克,杏仁(去皮、尖)15克,陈皮丝15克,米粉250克,白糖适量。将茯苓、白术、芡实、山药、薏苡仁、白扁豆、杏仁研成粉,炒香,加入米粉及适量白糖,用陈皮煮水,糅合成团,放入模型中,上面撒上陈皮丝,用武火蒸熟后食用。而具有痰稠色黄不易咳出、胸闷气促、咽喉疼痛、发热微恶寒等症状的患者,则应该疏风清肺,可以适当选择如念慈菴川贝枇杷膏、枇杷露等药品。